厦门市2007-2008学年(上)九年级质量检测
英语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题和成绩的总体情况分析
本次市质检的命题内容以九年级Unit1-Unit10为主,以话题功能为主线,全面地考查九年级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水平。考试内容的定位及分值分配详见下表:
模块 |
题号 |
分值 |
话题/功能 |
单元 |
听力 |
1 |
1 |
inventions |
Unit9 |
2 |
1 |
make inferences |
Unit5 |
3 |
1 |
offer help |
Unit8 |
4 |
1 |
vacation/places you would like to visit |
Unit7 |
5 |
1 |
express preferences |
Unit6 |
6 |
1 |
talk about how to study |
Unit1 |
7 |
1 |
talk about what you use to be like |
Unit2 |
8 |
1 |
talk about what you are allowed to do |
Unit3 |
9 |
1 |
talk about imaginary situations |
Unit4 |
10 |
1 |
同上(what would you do if…?) |
Unit4 |
11 |
1 |
make inferences |
Unit5 |
12 |
1 |
music/express preferences |
Unit6 |
13 |
1 |
vacations |
Unit7 |
14 |
1 |
express preferences |
Unit6 |
15 |
1 |
inventions |
Unit9 |
16/17 |
2 |
Agree and disagree |
Unit3 |
18/19/20 |
3 |
interesting and embarrassing situations + bad days |
Unit4/10 |
IV |
5 |
vacations |
Unit7 |
合计 |
25 |
|
基础知识 |
29 |
1 |
talk about how to do… |
Unit1 |
30 |
1 |
talk about what you used to be like |
Unit2 |
31 |
1 |
talk about what you are allowed to do |
Unit3 |
32 |
1 |
talk about imaginary situations (If..., I would…) |
Unit4 |
33 |
1 |
make inferences |
Unit5 |
34 |
1 |
express preferences |
Unit6 |
35 |
1 |
vacations |
Unit7 |
36 |
1 |
offer help |
Unit8 |
37 |
1 |
inventions |
Unit9 |
38 |
1 |
narrate past events |
Unit10 |
VI |
10 |
life / how to understand… |
Unit1 |
合计 |
10+5 |
|
阅读 |
A |
10 |
interesting and embarrassing situations |
Unit4 |
B |
10 |
life & people + music & preferences |
Unit1/6 |
C |
10 |
vacations & places to visit + news report |
Unit7/5 |
D |
10 |
Chart + teenagers life expenses |
survey+! |
E |
10 |
inventions + scientific essay |
Unit9 |
合计 |
40 |
|
情景交际 |
VIII |
6 |
express preferences |
Unit6 |
92 |
2 |
talk about what you are allowed to do |
Unit3 |
93 |
2 |
vacations & places to visit |
Unit7 |
94 |
2 |
music + express preferences |
Unit6 |
95 |
2 |
offer help |
Unit8 |
X |
6 |
places to visit + language study |
Unit7/1 |
合计 |
20 |
|
|
书面表达 |
99 |
2 |
inventions |
Unit9 |
101 |
2 |
express preferences + attributive clause |
Unit6 |
XI |
12 |
talk about how to study |
Unit1 |
合计 |
16 |
|
全卷 |
总计 |
116 |
(全卷将近120分的考试内容集中于九年级Unit1-10) |
从上表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比较容易理解本次测试客观难度较高的一个原因:九年级Unit1-10的内容在初中三年的总体学习内容范围内,属于集中难度较高的部分;而另一个造成学生总平均分较低的原因则是:九年级上学期的统一测试,是在学生几乎没有进行任何总复习的背景下进行的大规模的学业质量检测,因此,学生的英语学业水平相对于经过几个月总复习以后的中考低了许多。
本次质检各区的成绩大致如下表(为粗略的估算数据,仅供参考,下同。)
上述均分是根据各校上报的平均分数进行简单的汇总统计,与各区的全样成绩可能不完全一致。
根据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本次质检城乡之间的差异比较大,平均分的最大差距在20
分左右。如何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法来缩小这种差距依然任重道远。
试卷各模块的平均得分及难度值如下表:
根据上表的曲线图我们可以看出,试题各模块的难度值呈现由高到低的下降趋势,说明试卷有良好的难度递进,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主要难度从考查形式的角度是集中于非选择题部分的,从语言能力的角度是集中于书面表达部分。
二、试题各模块的详细情况分析
1、听力部分
平均分 |
20 |
得分较高的题目 |
1、2、3、6 |
得分较低的题目 |
12、17、78、79、82、84 |
虽然听力试题包含了10分的非选择试题,但是由于各小题的难度分布相对平衡,所以比起后面纯主观题型的交际运用和书面表达两个模块,学生在这部分的表现尚可。根据各区的频度分布图与其它部分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该题型是各区差距最大的一个部分。
通过对得分较高和较低的几个小题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学生“听音识图”题的作答情况较好,而得分较低的几个题目除了12和17两小题外,大多集中于最后的“听音填空”题。
例1、
12. A. The invention of CD. B. Music and singers. C. Making boyfriends.
录音内容: W: Is that a new CD over there?
M: Yes, it is. It’s made by Backstreet Boys.
W: Yeah, it’s great. I like pop songs I can sing along with.
M: I know. They’re your favorite.
Q: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该题的主要难度在于学生无法单纯靠关键词(CD)的听音理解来进行正确作答,它需要在全面理解录音内容主题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例2、
17. They don’t think it’s ______ for parents to watch too much TV, too.
A. good B. bad C. boring
录音内容:
W: Do you think children watch too much TV?
M: I don’t think that TV is bad for kids. But I only allow my child to watch up to an hour a day.
W: Maybe I should also make some rules on how much TV my kids can watch. They just watch too much TV, too.
M: If you decide to do that, remember to have something else for them to do. If you don’t, they’ll get bored.
W: They could go out and play with their classmates or maybe I could ask my husband to teach them football or something. He watches too much TV, too.
M: That’s a good idea. Remember that if the parents watch too much TV, the kids will probably follow suit.
该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谈话者的主要观点倾向,并在较短的反应时间里,对否定前移的复合句做出准确的句意判断。很多学生错选了答案B可能并不是不理解谈话者所表达的观点,更多是因为受到否定前移句式的影响。不过类似的句式在英语口头和书面表达中,使用频率却是非常高的。
“听音填空”题在保持录音内容难度不变,甚至降低的情况下,依然成为学生听力部分的“拦路虎”,而且近几年的市质检和中考情况均是如此。如何提高学生与书面表达相关的笔头书写能力已经成为初中英语教学今后几年的重点教研内容。
2、基础知识与运用
平均分 |
18 |
得分较高的题目 |
29、32、24、21 |
得分较低的题目 |
38、40、48 |
基础知识与运用部分是学生作答情况最好的一个模块,从该模块的均分和难度值我们可以看出,经过多年的课改洗礼,初中英语教师对语言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和教学力度依然很强。从正面的角度来说,对于缺乏语言环境的外语教学这是值得赞赏的;但反过来说,我们对英语教师能否遵循课改的新理念、新方法,坚持在创设真实的、丰富的语境的基础上,以提高语用能力为主要目标来强化语言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运用仍然心存疑虑。
事实上,第32题的高得分率可以给予我们老师许多这方面的启示,因为第32题的 “If I were you, …”句式结构属于虚拟语气,如果以传统的语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看,它属于很难的语法项目,甚至在以前的大纲和教材中属于高中部分的内容;然后从当今课改提倡的功能语用为中心的角度,该项目被融合到了常见的日常生活话题之中,而且,现在大部分初中学生竟然能够较好地把握该句式。
例3、
38. Nick stayed up really late last night. So this morning he ______ by the time the teacher started teaching.
A. had fallen asleep B. had shown up C. had realized
第38题的错误可能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by the time引导的复合句式掌握得不够全面深入,对其意义和具体用法比较模糊;二是在较为复杂的语境下,学生对上下文综合句意的理解能力不足。虽然该句式为教材的重点句型结构,但许多学生并没有吃透该重要知识点,这方面的缺陷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和改进。
例4、
40. – Will Tony go for the picnic at the weekend?
– If I don’t go, ______.
A. so does he B. neither will he C. neither he does
该题为本试卷中难度较高的题目,需要在理解上下文语境的基础上,正确选择倒装句式的否定回答。虽然从语言知识的要求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但是,如果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完全可以拥有更好的表现。首先从上下文的句意理解入手,判断该句的正确回答应为:“如果我不去,他也不去。”,A答案是学生熟悉的句式,但无法表达否定的意思,所以改为考虑B和C答案,那么即使在无法正确判断恰当时态的情况下,通过对比联系A答案的语序,我们也可以判断B为正确答案,最后再通过“从句一般现在时,主句用一般将来时”这个常识来进行最后的确认。
例5、
48. A. life B. voice C. love
第48题是完形填空的一个题目,3个选项的单词非常简单,整个语篇的内容和词汇难度也较低,许多学生错选B答案主要是只从片面的角度来判断,而无法更全面地从语篇主旨大意的角度来分析和确定正确的答案为A。
3、阅读理解
平均分 |
24 |
得分较高的题目 |
56、62、66 |
得分较低的题目 |
51、63、64、75、71、74 |
同前几年期末质检和中考该部分的成绩相比较,今年质检学生在阅读理解部分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失分现象比较严重,许多老师反应本次质检阅读理解部分的难度主要来自于词汇量大、不熟悉的词增多,而且题目的设置考查类型更全面,需要更多的综合理解和推断。
根据对下表一些具体小题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作答情况比较好的题目大都为细节理解题,比较容易直接找到相关信息点的试题得分率相对较高;而需要对多个信息点甚至是篇章的主旨大意进行综合理解分析判断的题目则失分较严重。
而如果从文章的题材类型来看,学生主要的失分来自于社会热点时事新闻和科普文章,这一点可能反映出学生对比较有时代性和科学性的篇章内容比较陌生。
题号 |
文章类型 |
考查类型 |
51 |
幽默短文 |
综合信息理解判断 |
63 |
社会时事 |
综合信息分析推断 |
64 |
社会时事 |
综合信息理解判断 |
75 |
科普文章 |
综合信息分析推断 |
71 |
科普文章 |
文章主旨大意理解 |
74 |
科普文章 |
细节理解判断 |
例6、
51. Both Nick and his wife ______.
A. liked playing computer B. were going on trips C. were on vacations
第51题需要学生分别确定Nick夫妇的行程目的,然后综合对比两个信息来做出正确的判断,从文章可以找到相关的信息点:Nick在度假(for a vacation),而他的太太在因公务出差(on a business trip),最后通过vacation和trip两个单词的意义比较可以知道正确答案为B答案,两个人都在外出旅行,但目的不同,一个是度假,一个是公务出差。
例7、8
63. From this passage, we know there are ______ great records in the Qinghai-Tibet railway.
A. 1 B. 2 C. 3
64. Which is NOT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Qinghai-Tibet railway?
A. It’s very high. B. It costs less. C. It’s more comfortable.
第63题其实也可以算是细节理解题,只是需要搜索和定位的信息点范围较大,内容较多,因此造成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无法做出清晰肯定的判断。
第64题难度相对较高,需要学生正确理解判断青藏铁路有哪些advantages,然后还要细心地注意到“not”这次否定词,最后确认需要排除的非advantage是A答案。
例9
71. Most of us ______ the “inner clock” before the experiments.
A. were so familiar with B. quite understood C. knew little about
虽然第71、74、75三个题目得分较低主要的原因可能大致相似:对科普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弱,但是第71题还反映出另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很容易被某个关键词所影响,这一点对篇章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有较大的阻碍。例如第71题很多学生错选A答案,主要原因可能是受到“This is so familiar(熟悉) that there seems to be no need to ask the reason for it.”这个句子的影响,在没有综合理解上下文意义的情况下,轻易做出的选择。
4、情景交际运用
平均分 |
8 |
得分较高的题目 |
86、88、89、93、94 |
得分较低的题目 |
97、87、95 |
交际运用虽然从命题的角度而言,预设难度比书面表达会低一些,但是数据统计结果却是两者的难度值几乎一样,这一点再次验证了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怪圈”:学生在非选择题型的表现比起选择题型相对差了许多。主、客观题型对成绩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考查内容本身的难度,这个现象将是今后几年初中英语教学需要重点研究突破的难题。
根据具体小题得分情况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该部分的三个大题具有良好的难度递进,学生作答比较好的主要集中在第一大题的单词填空,而作答较差的题目则集中于后半部分的试题。
例10
…… Maybe you don’t believe that I couldn’t find my way there! A taxi driver (97)____________ in the end. He said, “Beijing changes too much. Sometimes even a Beijinger cannot find a way.”
第97题的上下文语境提示其实非常清楚,作为学生作答最差的试题,错误的主要原因可能是take somebody there这样的语用表达没有很好地掌握。
例11
A: I’m doing a survey for a sports club. They want to know the most (86)__________ sports and (87)__________ students like them. May I ask you about your favorite sports?
第87题虽然属于难度较低的“对话情景中填单词”题目,但却是该大题中对语篇理解能力要求最高的题目。需要在充分理解下文多处出现because…从句的基础上,确定使用why这个连词。
例12
* 当你的同学问你“Do you mind helping me clean the classroom?”时,你想让他知道你一点也不介意,你很乐意帮忙。你可以这样回答:
(9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t’s my pleasure.
第95题考查常用句型 “Do you mind…?”的回答,本题较低的得分情况说明,在教学中可能存在教师偏重从语法的角度进行词汇句式的讲解和操练,而忽视在功能语用的教学理念和力度方面下多一点功夫。
5、书面表达
平均分 |
7 |
得分较高的题目 |
99、101、102 |
得分较低的题目 |
100、102、99、短文写作 |
书面表达的难度和交际运用一样,只有0.35,可见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很大的提高余地。一个不同于所有其它模块的非常特别的情况是,各校反馈回来的得分较高和得分较低的题目在该部分出现了两个重复的地方;另一方面,将“短文写作”列为得分较低题目的学校数量也不是很多,这些事实说明在普遍表现较差的背景下,还是有许多学校在书面表达方面有相对好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因此他们的学生在某些小题有较高的得分率,而这些学校包含了各个区和各种不同的类型。
三、今后复习教学的几点建议
1、应用课改的新理念、新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基础语言知识的教学;
通过此次质检情况的分析发现,包括农村学校在内的学生在“基础知识与运用”部分的得分情况是所有模块中最好的。这一点说明,课改以来,初中英语教师在夯实语言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运用方面普遍做得比较好,在此基础上,我们希望英语教师能够应用课改的新理念、新方法,从功能语用的角度继续保持基础知识的教学力度,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并在减轻学生记忆负担,优化知识与能力转化方面多下功夫。
2、深入研究,大胆尝试;确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已经成为近几年初中英语教学的“瓶颈”问题。这个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来自哪几个方面?通过什么样的途径,采用哪种策略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一状况?这是今后几年必须重点攻克的难题,我们希望广大的一线教师积极和教研部门配合,分析问题的成因,探索确实有效的改进方法。
3、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尽快缩小城乡之间在外语学习方面的差距。
课改以来,由于更加强调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加大了城乡之间在外语学习方面的差距,此次市质检的差距依然是20分左右。当我们具体分析比较各区在试卷中各个模块的得分情况后,我们发现五个模块中,差距比例最大的是听力模块,差距分值最大的是听力和阅读模块。上述分析结果提醒我们,想要在较短时间内全面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是很难的,但是我们可以尝试在某些对差距影响特别大的模块,如听力和阅读模块进行重点的改进和突破,然后再以点带面,步步推进。
厦门教育科学研究院 英语科 杨鹏辉
2008-2-18